公共基础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机构设置  学科专业  党团建设  师资队伍  教学管理  科研管理  招生就业  学生工作  工会之家 
  通知公告
关于组织参加第五届“外教社·词...
公 示
公共基础学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
2024年公共基础学院研究生推免...
蚌埠医学院公共基础学院推荐优...
2022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选结...
2022年硕士研究生导师名单公示
公共基础学院2022年本科生国家...
  科学科研
我院药物合成教研室盛万乐博士...
第一届龙湖生物与医药学术会议...
我校喜添“双特色”现代产业学院
公共基础学院举办“博士论坛”...
蚌埠医科大学成功举办2024年新...
中国药科大学范文培教授来我校...
公共基础学院举办“教授论坛”...
我校公共基础学院青年教师张俊...
  招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 > 正文
蚌埠医科大学 公共基础学院 学位点介绍
2025-07-16 19:08 公共基础学院 

一、学院简介

公共基础学院前身为公共课程部,于201612月更名为公共基础学院。学院承担全校公共课程教学任务和工科专业建设任务。现有制药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物联网工程三个工科专业和生物与医药、制药工程两个硕士点。学院下设外文、计算机、物联网、化学、分析检验、药物合成、食品安全、制药工程、数理9个教研室,1个工程实验中心,1个应用化学研究所。近年来,公共基础学院秉承“笃学精业,修德厚生”的校训,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致力于工科人才培养和公共课程教学两项基本职能,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二、生物与医药学位点概况

学位点名称:生物与医药

学位点代码:0860

学位点级别:硕士专业学位

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点获批于2020年,于2021年正式招生,培养生物与医药领域急需的相关高层次应用性人才。本学位点研究方向为制药工程物技术与工程、生物医学技术2021年招生5人,2022年招生8人,2023年招生20人,2024年招生20人,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采用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并采用双导师培养模式,实现校企联合育人,培养效果良好。两名研究生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

本学位点现共有专任教师33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18人。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2人,安徽省高端人才引育项目特聘教授1人,教学名师1人,省级研究生教学名师2人,名师工作室2个,优秀青年研究生导师2人。行业教师24人(含企业研究生导师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18人,均为实践经验丰富的医药企业单位专业技术骨干,能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专业实践和科学研究等环节提供指导。

学位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7项,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项目5项,教育厅杰青1项、优青2项,教育厅重大、重点项目13项;横向工程技术类项目23项。获得纵向经费到账806万元;横向到账经费856.18万元,累计1662.18万元。学位点共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1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国际专利1项。

学位点依托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安徽省生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癌症转化医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级生物与医药研发与转化技术平台建设。2022年,生物与医药学科获批安徽省高峰培育学科,生物与医药硕士点获批省级特色学位点,学位点实践基地(安徽宏业药业公司)获批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省级硕士后工作站。

首届毕业生就业率100%,全部实现对口岗位工作。多名毕业研究生论文选题源于安徽宏业药业有限公司冻干粉针剂型的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相关研究内容源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开发出适合医药生产企业冻干粉针剂型的产品检测全覆盖技术,对公司药品质量管理提供科学方法;以有效解决药品质量检测的随机误差、随机取样代表性不全面,产品质量存在风险等企业的实际难题,有利于实现质量管理自动化。据宏业公司测算,该系统使用后每年将为公司缩减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支出预计全年节省管理成本300万元,增加利税100万元,降低产品质量的潜在风险,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制药工程学位点概况

学位点名称:制药工程

学位点代码:1007Z1

学位点级别:硕士学术学位

设置时间:2018

制药工程是指以药物的研究、开发、生产、效能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学科,与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及计算机技术等工程领域密切相关,主要研究制药工业及相关工业过程中所进行的生物、化学、物理过程的规律和工程应用技术。制药工程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药物设计合成、提取与制剂技术工程和药物生产过程控制与质量分析评价,培养学生具有药物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生产工艺研究、工程设计、生产过程与产品质量控制及生产管理的基本能力。近年来制药工程学科发展呈现宽口径特色,已成为化学、药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为主并相互交叉的新型学科。制药工程学科是我校药学一级学科目录下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18年成功获批,并于2019年开始招生,共有研究生24名。

制药工程学位点目前有生物技术药物研发与工艺药物及中间体合成和工艺研究药物的检定、质量控制与评价三个研究方向。制药工程硕士点师资共26名,教授9人,副教授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师资占69.2%;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博士在读3名,具有博士学位师资(含在读)占80.8%。团队中有安徽省“特支计划”创新领军人才2名、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名、安徽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骨干教师2名、院级学术带头人3名。

依托安徽省生化药物工程技术中心、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组织移植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癌症转化重点实验室、蚌埠医学院科研中心、蚌埠医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安徽省制药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加强实验室科研技术平台的建设与整合,进一步完善生物与医药学科所需实验设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