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下午,大连理工大学张大煜学院李学召副研究员应公共基础学院邀请,在实验楼D座一楼会议室为师生做了题为“含Ir(III)配合物超分子定向组装拟酶催化与生物学效应”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方强院长主持,化学、食品、制药工程、生物与医药等专业的老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李学召副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发展稳定可控的物质组装新策略模拟自然自组装过程,进一步调控其构效关系,从而为创制具有特殊功能的新材料提供重要途径。其中,通过对酶催化中心、催化行为、催化微环境的有效模拟,理解生命体系中的一系列化学现象,对于指导开发高效催化剂和药物分子设计合成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次报告中,李学召副研究员详细阐述了如何构建的具有不同空间构型、光活性和手性功能的含Ir(III)配合物金属-有机超分子组装体,通过研究不同结构组装体,特别组装体的手性与生物大分子间识别机制、生物学效应内在关系,开展相关疾病治疗研究。
学术报告会后,李学召副研究员与参加报告会的老师还进行了“如何申请国自然基金”的经验交流会。
李学召博士简介
2016年12月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段春迎教授课题组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20年6月加入大连理工大学张大煜(化学)学院。研究方向是配位化学与化学生物学,围绕富有特色的功能导向超分子结构组装设计工作,开展配位化学与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的交叉前沿研究。迄今为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2217010816)、青年项目一项(21701019)、第6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2018M630286)、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19-BS-050);参与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入选大连市青年才俊、引进城市发展紧缺人才(五星)、大连理工大学“星海骨干”计划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