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肿瘤学领域不断进步,传统化疗虽在对抗恶性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带来的严重不良反应、药物耐药性和生物相容性问题也日益凸显。面对这一挑战,可降解氧化硅纳米粒子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我校公共基础学院张俊杰博士团队聚焦于该领域研究,在《Small》(中科院1区,TOP期刊,IF=13.3)杂志上发表题为“Custom-Design of Multi-Stimuli-Responsive Degradable Silica Nanoparticles for Advanced Cancer-Specific Chemotherapy”的最新成果。
化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至关重要,但常常遇到严重不良反应、耐药性和生物相容性等障碍。可降解氧化硅纳米颗粒通过精妙设计,能有效载送药物直达肿瘤病灶,极大减少对健康组织的伤害,同时增强治疗成效。此外,它们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刺激的反应为整合多种治疗方式开辟了新的可能性。这篇综述详细阐述了可降解氧化硅纳米颗粒在化疗及其他治疗方式相结合的新兴用途。在阐明可降解氧化硅的合成和降解机制时,重点放在这些材料对内源性刺激(例如 pH、氧化还原反应、缺氧和酶)和外源刺激(例如,光和高强度聚焦超声)的响应性上。此外,还深入介绍了基于可降解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多种治疗手段(放疗、光热疗法、光动力疗法、气体疗法、免疫疗法、饥饿疗法和化学动力学疗法)与化疗相结合增强化疗疗效,阐明多模式协同作用机制(图1)。最后对当前可降解氧化硅纳米颗粒在恶性疾病研究的进展、面临的难题与未来进行展望。这些见解为智能纳米载体在个性化、精准癌症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图 可降解氧化硅纳米材料的降解原理以及在化疗及联合其他治疗方式中应用
我校公共基础学院张俊杰博士、安徽工业大学王肖肖博士和中国药科大学范文培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2021级临床医学院本科生周嘉妮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等项目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mll.202400353
(科研处、公共基础学院供稿)